浙之濱
國有成均,在浙之濱。浙里是青春,求是心中魂。
陽光和煦,楊柳拂堤。第二次來到杭州,是參加企業舉辦的培訓,作為一名求學者而來。在浙大校園的每一天,都使人處在亢奮中。
“浙江大學是一所歷史悠久、聲譽卓著的高等學府,自1897年創辦至今,已走過123年的歷史,經過了三個世紀,整整兩個甲子······”在開班儀式上,大家認真聆聽浙大校史介紹,了解到在長期的辦學歷程中,學校涌現出大批著名科學家、文化大師以及各行各業的精英翹楚。
正午的陽光穿過搖曳的樹枝,透過樹葉的間隙,斑斑點點的灑落在浙大校園的林蔭小道上,勾勒出了一幅忙碌的畫畫,為靜謐的校園增添了一份生氣與色彩。坐在寬敞的教室里,“樹我邦國,天下來同”,課前大家跟著班主任小楊老師的歌聲,齊唱《浙大校歌》。在每一次歌聲唱響中,似乎都能讓我們收獲一股力量,此時整個人的精神和思想都充沛豐盈了起來。
沐浴在浙大校歌的歌聲中,無意瞥見窗外葉擺草動的場景,看著這里的一花一草、一木一葉,感受著知識帶來的力量和思考。傍晚如晝,一天下來,原本靜謐的校園在下課鈴聲抵達的時刻,歡聲笑語不絕于耳。只見學生們蹬著一輛輛共享自行車,飛快地向校園門口奔去。看著他們迎著夕陽遠去的背影,讓人回念起那年大學校園的青蔥歲月,也是那般的青澀、陽光、活潑、鮮明。
培根鑄魂,啟智潤心。“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求學夢,如今如愿圓了浙大學習夢。我們應當珍惜這次學習的機會,帶著學習而來,學有所成而歸,為企業高質量發展而奮斗。”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、副董事長曹文海的殷切囑托至今縈繞耳旁。在結業典禮上,兩名學員代表上臺分享了學習心得,感謝企業提供的學習平臺,表示要以更昂揚、更奮進的姿態迎接新的挑戰,與企業共成長。
在浙大的校園,一地一故事;在浙大的課堂,一行一學習。短暫的幾天學習,在老師的講述里、在充實的課堂上、在知識的研討間,我們在飲水思源中品讀了紅船味,在感悟真理中體悟了浙江味,在觀照現實中探索了創新味。
紅船旁
如果一座城市有顏色,那么嘉興一定是紅色的。
正值盛夏,惠風和暢。初到嘉興時候,同行的同志們,就有了這樣強烈的感受。南湖、紅船······這些從讀書時代就烙印在心底的紅色基因再一次被激活。嘉興的這抹紅,就是停泊在南湖岸邊那艘紅船的紅。這抹紅映襯著黨旗,是時代高度,是發展方向,是鑄就在中華兒女心中的永不褪色的精神豐碑。
“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······永不叛黨”,在嘉興南湖渡口,黨員代表蘇湘華帶領全體黨員重溫入黨誓詞。同志們莊重地舉起右手,一字一句的誓言,鏗鏘有力、擲地有聲。深入南湖紅船實踐教學基地,同樣來自全國各地的身著正裝、佩戴黨徽的企事業單位員工,在此開展黨史學習教育。在講解員的帶領下,我們瞻仰了紅船,認真聆聽中共一大誕生的歷史故事。一塊塊迎面而來的紫色革命舊址導路標,讓人重新認識了這里,紅船精神的起點。歷史是最好的“教科書”,黨史是最好的“營養劑”“清醒劑”,置身于這片紅色的土地上,追尋著先輩們的足跡,仿佛走進了那段難以忘懷的崢嶸歲月。
登上南湖的至高處,視野所及,那波光粼粼的湖面,仿佛大海的波濤,蒼蒼茫茫。那陽光折射下的粼粼波光猶如一雙雙眼睛,見證了從這里開始的波瀾壯闊的中國革命,見證了中國共產黨浴血奮戰的輝煌歷程,為杭州地區發展帶來日新月異的變化。
紅船是搖籃,從南湖揚起。船艙作會場,日出海平線,陽光驅散了陰霾,播下火種星火燎原,沿著紅船開辟的路,五星紅旗升上了紅桅桿。從“小小紅船”到“巍巍巨輪”,從“春天的故事”到“新時代華章”,我們黨歷經百年風霜依舊風華正茂。百年不只是一段時間史,更是中華民族從站起來、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成長史和發展史。
西湖上
清晨,西子湖畔,輕柔的柳條,搖曳著舞姿,晨風輕撫湖面,水光瀲滟。
杭州之美,在江南的歷史長河中,不同于上海的孤傲,應天府的喧囂,杭州的低調同它的大氣竟是如此安靜融洽地結合在一起,渾然一體。杭州西湖在蘇堤之間,在斷橋之上,別有洞天。柳影婆娑,沿著西湖長長、曲折的河堤,間或還能聽聞到鳥叫蟲鳴,在這城市的中間實屬難得,午后的陽光照在樓閣的半壁,半個樓閣的倒影又撲到了水里,光影流轉間是置身千年的夢幻。
城市的版圖不斷向外擴展,新城老城之間不斷碰撞。但在杭州,你能看到灰白的古建筑與林立的摩天大樓涇渭分明、相映成趣。拔地而起的新建筑大氣地向外進發,以至于除了杭州外很少見到一個城市的經濟中心竟是在城市的外圍,而低調內斂的灰白城墻則守著內心寧靜,與世不爭,滋潤著世代杭州人,成了“梁祝”人氣質的根,融入城市血脈的魂。
杭州兩千五百年的繁華興盛,而今風貌依舊,兩旁高樓林立的新城區,接過傳遞千年的使命,成為這座城市跨步向前的全新引擎。看到圍繞西湖中的建設者繁忙依舊,在杭州國際中心外的大樓的建設工地上,建設者繁忙依舊,他們在建造一個國際化的大都市。盡管他們不是地地道道的杭州人,卻在勤勤懇懇地經營著這座城市,通過一磚一瓦,通過勤勞的雙手,在地上地下勾連起四通八達的立體交通網絡,他們壘砌高樓沖向云端,貢獻著自身的力量。
一群人的故事匯聚成一座城市的故事,萬家燈火匯聚成為杭州的星河璀璨,他們的人生與杭州緊密相連。有人窮其一生守護這座城市的風韻,另一些人則成為引路人,導引著這座城市不斷向前探索。這是我心中的杭州,無論天涯海角,無論日升日落,這美好的故事,天天都在未完待續。
復興橋
路,就是書,在書中尋山河,在山河間找路。
一橋飛架南北,天塹變通途。復興大橋,又稱錢江四橋,位于錢塘江大橋下游,主橋長1376米,寬26.4米,于2004年10月16日建成通車。復興大橋的創新意義,在于它是大小拱橋結合的鋼管混凝土系桿拱新型拱橋,多跨連拱,其中兩座為190米跨徑的主拱,九座為85跨徑的小拱。憑借著卓越的品質,復興大橋自建成以來,先后斬獲2005年中國企業新記錄獎、2005年中國建筑最高獎“魯班獎”。
世界拱橋看中國,中國拱橋看廣西,廣西拱橋看路橋。廣西路橋集團作為復興大橋建設方之一,在杭州的交通基礎建設中貢獻了“廣西技術”。鋼管混凝土拱橋橋型經濟性能高、耐久性好、養護成本低、剛度大,一跨過江最合適。而廣西路橋集團是全國著名的拱橋施工企業,承建的安徽太平湖大橋、四川合江一橋、廣西平南三橋等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大橋。
站在錢塘江堤壩上望去,寬闊的錢塘江如同一道“天塹”,將杭城南岸與主城區隔開。復興大橋的建成通車,一舉讓曾經的“天塹”變成了通途。從此,蔚藍靚麗的復興大橋與氣勢磅礴的錢塘江交相輝映,我們可以面向錢塘,朝看日出江華花,夕觀潮起潮落,略聽驚濤拍浪,夢想照進現實。復興大橋的開通為杭州市沿江開發、沿江發展戰略的順利實施創造了必要條件。
路過江東大道提升改造工程,這是杭州市連接錢塘新區的交通骨干道路,不僅是杭州“兩橫兩縱”快速露露網系統中最中心的“一橫”,同時也是2022年杭州亞運會的保通工程。這里的白晝熱鬧非凡的,建設者目光如炬,或嚴格按照設計圖紙,落實標準化作業,或指揮裝載機、吊車等安全作業。看著在橋上、路上忙碌的建設者,我好似看到了當年廣西路橋建設者在復興大橋奮戰的場景。
新中國成立70余年,改革開放40余年,杭州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。銀鷹展翅,高鐵飛馳,汽車穿梭,信息高速,改變的是風景,不變的是精神。80年前,在這寧靜的湖泊上,那一句壓著胸口的“中國共產黨萬歲”的呼喊低沉而有力,從此革命熱潮風起云涌。80余年后,這里風景如畫,復興事業海闊潮平。我們,傳承著紅色基因的廣西路橋集團,也是一支什么困難都擋不住的鋼鐵之師,在老百姓期待的眼神里,我們沒有忘記肩負的使命與責任,在浙江之濱,在錢塘江之上,承建的鋼管拱橋工程,也是傳承紅色精神,在一艘小小紅船散發出的理想之光下,照耀了我們篤定前行。
不忘本來,才能開辟未來;善于繼承,才能更好創新。浙江之行,我們從中汲取到了力量和智慧,起而行之、行之必果,我們堅信廣西路橋人定能在大江南北、在跋山涉水中創造新的更大業績。